首页 资讯 > 内容页

皖南独特的土楼

时间 : 2023-09-08 20:33:48 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

来到皖南,随处可见白墙黛瓦的马头墙。在一处古村落,却邂逅了一片独特的建筑,那就是歙县深渡镇阳产村的土楼。

从游客中心到村子,有十来分钟的距离。一进入村子,眼前瞬间开阔,一片赭红色的建筑闯入眼帘。我忍不住惊呼:这是真实的风景,还是挂在山坡上的画卷?


(相关资料图)

驻足细看,村子依山而建,以青石为基,房屋一排排、一层层,密密麻麻,错落有致。阳光正好,照在墙体上,形成了一层动人的光晕,村子显得愈发迷人。

这些民居建筑多呈长方体,以两三层居多,皆依地势而建。有一幢房子为了更好地借助地势,居然有五个面。

房屋的窗户也十分别致,个个位于墙面的顶端,开孔很小。在随后的了解中获知,这类小且高的窗户主要是为了防火,如果发生火灾,能有效延缓火势的蔓延。屋顶鱼鳞小瓦相叠,有些屋檐伸出得较长,是为了防止雨水对墙体的冲刷。

我们订的是民宿,斗大的招牌就在眼前。可在地无三尺平的山里,我们硬是上上下下绕了好一会才抵达。

一放下背包,我们便兴冲冲地到村子里转悠。一幢幢土楼之间,由青石相连,高高低低,本以为会曲径通幽,却又是柳暗花明。与其他古村落不同的是,这里每幢楼的外墙上都有一块歙县人民政府的牌子,上面有屋主的姓名、编号和“历史建筑”的字样。

走到一处稍微有些现代气息的建筑前,墙体上有一个硕大的红色篆体字,我们驻足良久,也没有认出来是什么字。恰好有村民路过,看出我们的疑惑,说这是“郑”字,村子里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个姓。我恍然大悟,一路上看到的牌子,户主都是郑姓的村民。村民又说,这里曾是他们村的学校,现在撤并到镇上了。

看我们是游客,村民一边走,一边和我们聊天,阳产的来历也慢慢清晰起来。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,为郑姓聚居地。宋朝时,郑氏先祖从河南逃避战乱来到安徽。某日,郑公狩猎到阳产,见四面环山,泉水清澈,古木参天,认为是块风水宝地,决定率族人迁居阳产。从此,郑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。

“阳产”一名,“阳”是面对阳光,“产”在当地方言中意为陡峭,整个村子建在山坡上,故得名。民居的墙体十分厚实,冬暖夏凉,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“有福之人歇土墙(即土楼)”。如今,阳产土楼是皖南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好的土楼群,也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遗产。

老乡笑着说:“再迟些天来,你们就能赶上晒秋了,没想到我们老百姓生活上的事,会引来那么多外面的人看稀奇。”老乡说的“晒秋”,我在网上看到过照片。立秋以后,天气变得干燥,不易储存的果蔬要晾干存放。如此土楼,楼顶自是最佳晾晒地,家家户户的大号篾簸里晾着辣椒、玉米、南瓜等,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赭红色的土楼交相辉映,俨然成了苍翠山林中的一块调色板。

我们一边和老乡聊天,一边欣赏美景。时不时有身挂“长枪短炮”的摄影爱好者从身边走过,他们是美的发现者,又是美的传播者,让“养在深山人未识”的阳产村“引得八方游客至”。青石板边的土楼里偶尔传出说话声,可就是只闻其声、不见其影。转过屋角,还是见不到人。土楼四周,但凡有些空地,都种上了瓜果蔬菜,或长着茂密的玉米,如我般生人初入村子,常会失去方向感。

除了脚下的小径外,隐约还有一条小道向山上延伸。小道依山势、沿溪水,问老乡才知,那是旧时村里通向山外的主要通道,距今已有三百多年,过去村里的茶叶、山核桃、板栗、蚕桑等都是通过这条路运送到外面。老乡告诉我们,小道能通到山顶,那里是观云海、看日出的最佳点,现在,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前去拍照。

天色渐晚,我们回到了民宿。晚饭点了几样用山里的干菜做的饭菜,或许是水土好的缘故,吃起来特别香。吃完饭,我们和做饭的大姐聊了起来。这个民宿的房子就是她家的,现出租给一家旅游公司,她又回来给客人做饭。说起土楼建筑,大姐说:“我们出一趟山不容易,盖房全部用山里的红色黏土,里面混合竹片、松枝、石灰,然后用木锤锤实。这样盖起来的房子特别牢固,这里随便一幢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。”大姐一边说,一边用手拍拍墙体。

大姐说,我们吃的菜都是他们自己种、自己晒的,以前,这些菜拿到镇上也卖不到几个钱,现在游客越来越多,都不够吃。“你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!”“是哩,是哩!”……

其实,我们在半山腰的游客中心等车时,就听工作人员聊起过,近几年,阳产村依托自然生态景观,引进文旅企业发展乡村旅游,村子得到了改造升级,村民们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
(图为阳产村的土楼建筑)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