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又是飘飘还债的一天。
(相关资料图)
必须说,小破站这两年的确表现不赖。
去年火出圈的《说唱新世代》,是难得能兼具口碑的爆款。
这次的《我是特优声》,题材也颇新鲜——配音。
二次元起家的平台做配音综艺,这契合度,很难不让人期待。
元旦假期,飘带着满腔热情去补节目。
结果……
被刺激到想大吼一声“呔”。
△ 后简称《特优声》
为什么屡屡击中后浪灵魂的小破站,这次不灵了?
听飘说道说道。
作为B站出品的首档声优竞技成长类节目,《我是特优声》刚官宣时,甭提,还挺有小破站内味儿。
什么意思?
阵容不打流量牌。
更没有一心要与“大众”破壁。
这份姿态,反而让人读到一份,制作者对内容本身的自信。
和其它主打声音魅力的节目比,《特优声》的“含偶率”(演员+歌手),只有五分之一。
剩下的“特优声”,除几位B站配音类UP主外,都是实打实的配音演员。
主鉴声师(相当于评委),专业的配音大神:边江与吴磊。
甚至台下投票发言的观众,也大多是相关专业的学生,或刚刚入行的配音小白。
很明显。
节目想聚焦的,就是基本没机会站在聚光灯下的幕后声优。
核心受众,也是喜欢因“耳朵怀孕”而投币点赞一键三连的小伙伴。
而《特优声》中关于配音这行的“专业科普”部分,也的确挺有看头。
首轮公演舞台前,声音指导吕艳婷(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里正太哪吒原配)来到排练室,分别指导八组选手。
选中《哪吒》片段的李兰陵一开口试音,就被吕艳婷打断。
嘴形没出来,气没有往外冲缺乏对抗性,整个声线都跑了,台词情绪出现偏差……
短短三句话,居然就被挑出了这么多瑕疵。
一针见血,点出了配音难点:弱说话。
因为——太多配音演员基本功不过关。
毒舌吕老师,在指导边江三子(边江工作室三位配音演员)配《雾山五行》片断时,两方更出现了配音理念上的分歧。
气氛箭弩拔张。
但,因为是专业上的交锋,反而是好看的。
吕艳婷强调形式上的准确与咬字的清晰,特优声们(张思王之)则更看重情绪上的表达。
不会用腰部力量的陈张太康,更被直接质疑配音能力:
“说话有字头吗 声母在哪里”
连番发问,像一袭闷棍,打醒了泡在蜜罐里长大的配音演员。
半路出家或因兴趣入圈的他们,习惯靠进入角色的走心方式,来完成一部作品,却丢掉了基本功的练习。
但,配音演员也是演员。
对剧本的理解、表演的投入和控制,是表演的加分项。
基本功,却是决定配音这木桶能盛多少水的,最短的那块木板。
语音标准,发声位置好,对声音有把控力,声音可塑性高……先掌握这些基本功,再忘掉基本功,才能更好地追求戏感,完成更进一步的突破。
《特优声》第三期,还请来了“大女主专业户”季冠霖,做声音助力官。
她为“国创觉醒”小组,带来了独特的“瑜伽式”考核方法。
测试谁的肢体更松弛和柔软,听谁的呼吸更均匀,帮助选手们更好地了解及利用自己的声音武器。
“从软到硬发力的过程
有无数个力量段存在
可能它们就是你语言中
无数可以击到人心的那个点”
“收下我的膝盖”“把专业打在公屏上”,是这俩环节的弹幕高频词。
大佬讲课,在线教学。
凭专业内容“出圈”。
这才是,小众文化节目,本该有的样子。
可惜的是。
尽管阵容乍看相当“内行”。
三期看下来,节目对配音的专业展示环节,还是太少。
究其原因——《我是特优声》,还是由“行外人”主导走向和话题。
比如,节目组给特优声们制定的,令人迷惑的考核机制。
第一期的海选盲听试音环节,配音演员要在24个角色里自由“抢番”。
但筛选细节,节目组却没讲清:每组“抢番”选手进入考核区后,都必须要从中选择一人,为他们选中的角色配音。
这,就造成了热门角色多人竞争。
而冷门的,比如《哪吒》里的太乙真人,唯一选中他的吕书君,就成为幸运儿。
其次,在试音环节,决定33名配音演员孰强孰劣的,只有平均不到十秒的片断,又都是情绪大起大落的高饱满片断。
对此,专业评委吴磊表示,过短的片段限制了很多人的发挥——
时间极限,心态压缩,可选角色有限,比棚内试音压力要大得多。
边江更是从一开始就质疑,“让人在腰眼上直接蹦到最高点”,看不出真正的实力。
飞行鉴声员于正,却直接打断边江发言,认为觉得这很公平:
“诚儒老师随便就能上来一段,到什么时候都能进入情绪。”
边江听罢,回以一声长叹,低下了头。
而,像这样专业评委和飞行嘉宾,评选标准的模糊不统一的情况,在之后的考核环节,频频出现。
马正阳、孙朗朗与高其昌配音的《烈火英雄》,选取的,是消防大队被困火海,命垂一线之际,队长杜江要队友们录音,留给家人最后的遗言。
这是整部电影的泪点。
对死亡的恐惧,对生命的留恋,对职业的光荣感与信念感,都浓缩其中。
特别是马正阳配音的队长,还要演绎出面对队员的担当。表达需内敛不能太过,更难。
排练的时候,吕艳婷就指出影视作品与舞台表演的差异。
若一味模仿原片演员的表演,会造成角色人物张力不够,舞台呈现太平。
想立住人物的感觉,这次,配音演员就得多释放一点。
结果,这段感动了现场观众和其他选手的表演,却惨遭飞行鉴声员差评。
徐娇评价它“用力过猛“,于正说“一点儿没被感动”,更在吴磊点评时,插嘴给出了杀人诛心的论断:
“是不是我们今天评判标准
还带着他们过去的故事
以及你们对他们同事的一种认同性
如果是这样子的话
我觉得对你们不认识或不知道过去的选手
是不公平的”
做评委,怕的是什么?
不谈规则与标准,只论个人感受与喜好。
前,有郭敬明把“S”卡颁给捅块肉都没有痛感的何昶希;
后,就有于正哐哐上价值,用“有没有让我哭”来评价现场表现。
编剧出身的于正,学过什么发音体系?
恐怕,他压根无法像专业配音演员那样,点出选手发音技巧的具体缺陷,并通过示范给予指导。
只能以最模糊的“贴脸”“感受”来说话。
归根到底,四个字,才不配位。
于是,被他们打分的选手,反受其累。
而,把他们架上高位,用非专业指导专业的,不正是请他们来做评委的节目组吗?
说白了。
《我是特优声》,不过又是一档,让真正的配音演员在配音领域里,沦为陪衬的节目罢了。
声音的艺术,本是表演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在国内,伴随着上世纪译制片与引进动画片的盛行,一批给“纸片人”赋予灵魂的配音演员,开始为人熟知:
乔榛(《魂断蓝桥》)、童自荣(《佐罗》)、丁建华(《追捕》),李杨(唐老鸭、孙悟空)、毕克(阿凡提)……
而这几年,随着ACG内容产业的发展,配音演员也和日本声优一样,从幕后走到台前,有了偶像化的趋势。
△ 比如《特优声》里放大的国漫与游戏类配音表演
只是,这些逐渐在综艺里亮相的配音偶像,基本都做了他人嫁衣。
以《声临其境》来说,优胜者永远花落更知名、综艺感强、懂得互动与玩梗的明星。
《声临其境》第一季第五期的“恋爱之声”,请来边江与张若昀、娄艺潇、郑恺同台。
无论是解答张若昀“为什么要蹲下”的问题——
还是《指环王》与《海上牧云记》的两段配音——
他都拿出了科班水准。
结果,《无间道》大秀,他被分到戏份最不占优的黄志诚,输给了为陈永仁配音的郑恺。
甚至,如今市面上的配音综艺,其实压根没有一个,在认真谈讨:
一位专业配音演员的标准是怎样的。
《我是特优声》,原本可以。
像是节目里的B站UP主姜峰,最擅长给“声音化妆”,是可以一人精分十二角的伪音天才 。
他的嗓子不像一般人有换声点,可以无缝平滑切换声带,天赋点奇佳。
偏偏现场配音表演,他失误最多。
嘴瓢,对不上口型,像个没有感情的背词机器……
他缺的,恰恰就是专业指导。
但这些,显然不是节目希望突出的重点。
甚至,为什么《特优声》里只有男性选手?
而除吕艳婷外,那些优秀的女配音演员,却连飞行嘉宾都不是,只能作为助力官出现?
△ 飞行嘉宾九成是演员
原因绝非出自角色分配上的考量——
肉眼可见,节目中那些女性角色或少儿角色,只能由男演员们变声挑战,或请女助力官帮忙。
而是因为,女配音演员,在国内,声量及影响力远不及男性。
顶流如季冠霖老师,接受采访时都说过,如今她的工作内容,影视剧只占百分之三十。
剩下的,都是动漫、广播剧、有声书。
而这一领域,也是耽美产粮发糖的大户。男配音演员,拥有相对更多机会和更大的发挥空间。
图源|猫耳FM
所以,《我是特优声》为什么让人失望?
因为节目本身就是割裂的。
一开始口号喊得漂亮:
尊重声音匠人,切磋及打磨幕后好声。
在B站,做一档符合Z世代价值观的声优节目。
可行动上,却是十足的矮子。
拿资深选手“祭天”,降低专业导师的存在感,拱火导师引战的热搜……
求的还是热度,却遛了一批更专业的配音人士。
也浪费了真正热爱配音的观众感情。
但,配音演员,作为话筒前的发声者。
本不该成为,被资本和市场捆绑的,工具人。
请把舞台,还给这些,被遮蔽了太久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