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> 内容页

全国各地冬至习俗有哪些 今日热讯

时间 : 2023-02-09 00:29:55 来源:互联网

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。 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全国各地冬至习俗都有哪些,一起来看看吧。

冬至的由来

冬至作为一个节日,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,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,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。《汉书》有云:"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……"也就是说,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.一年的到来。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因此,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、家庭聚餐等习俗,也往往出现在冬至。冬至又被称为"小年",一是说明年关将近,余日不多;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,因此,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,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。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,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。因此,也可以说专门过"冬至节"是自汉代以后才有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

汉代以冬至为"冬节"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"贺冬",官方例行放假,官场流行互贺的"拜冬"礼俗。《后汉书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"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"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,军队待命,边塞闭关,商旅停业,亲朋各以美食相赠,相互拜访,欢乐地过一个"安身静体"的节日。魏晋六朝时,冬至称为"亚岁",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;宋朝以后,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。

唐、宋时期,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,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,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。

明、清两代,皇帝均有祭天大典,谓之"冬至郊天"。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,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,就像元旦一样。

全国各地冬至习俗有哪些

北方

在北京,有句谚语叫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。对于有着“好吃不如饺子”习俗的北方人来说,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。吃“捏冻耳朵”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,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,不会被冻掉耳朵。

不过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法不一样,广东人把馄饨称为“云吞”,湖北人则称之为“包面”,江西人称其“清汤”,四川人称“抄手”。

江南

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的说法。冬至吃汤圆,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。汤圆也称“汤团”,冬至吃汤团又叫“冬至团 ”。“冬至团”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。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。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、花糕和糯米粉 圆,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。

浙江

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,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,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。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。习俗认为,冬至吃了荞麦,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、鸡毛。

贵州

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,觉得味道特别鲜美,赞不绝口。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。民间也有“冬至吃狗肉,明春打老虎”之说。现在北方,贵州等地区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,吃狗肉、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,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,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,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。

福建

“冬至霜,月娘光;柏叶红 ,丸子捧。”这是关于冬至的一首儿歌。《八闽通志》载:“前期糯米为丸,是日早熟,而荐之于祖考。”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“甜丸子”祭祖的民俗。

“搓丸”手艺细巧,晋江深沪、石狮祥芝、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,搓丸速度快、质量好,粒粒小如鱼目珠子,令人赞叹不已。在搓冬节丸的同时,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,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,俗称“做鸡母狗仔”。

广东人冬至吃的食物

1、冬至吃烧腊

据介绍,冬至这天,大多数广东人都有“加菜”吃冬至肉的风俗。其中,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。全家人在祭祖之余,准备一桌大鱼大肉、腊肉腊肠,谈笑风生地吃一顿,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,大吉大利。

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。为此,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,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、腊肠、腊鸭、火腿、咸肉、熏肉等,不仅有散装的,还有袋装的,让市民各取所需。

2、冬至吃汤圆

冬至吃汤圆,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在广东尤为盛行。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。广州人还有个习俗,就是在冬至当天的中午,要做汤圆,一家人一齐吃了,以示团圆。

中医认为糯米味甘、性温,能够补养人体正气,吃了后会周身发热,起到御寒、滋补的作用,最适合在冬天食用。值得提醒的是,糯米不易消化,对于患有胃肠道功效和消化功能不好的朋友不宜多吃汤圆。

吃下4颗包馅的汤圆或30颗直径1公分小汤圆,热量约280大卡,相当于1碗饭,换算体重60公斤的人,得慢跑半小时或走路1.5小时才能消耗热量。所以,打算或正在减肥的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。

3、冬至吃鸭汤

广东冬至的美食还有鸭汤。冬至是最宜养生,最宜食补的时候,如果说在冬至前适宜吃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对抗阴气,那么,在冬至后则可选择老鸭汤来滋阴润燥,平抑体内的热气。

鸭子的药性偏凉,它的“气”是较为平和的,对于体质偏弱的阴虚者来说,吃鸭汤正可以起到养阴的功效。同时,鸭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,食疗功效明显。除了阴虚者外,平时易患咳嗽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、孩子,常觉劳累的中青年人,皮肤干燥的女性朋友都可以选择常喝鸭汤,在品尝美味的同时,还能养阴润燥。

4、冬至吃狗肉

冬至将近,狗羊遭殃。习俗中,每到冬至要食用狗肉、羊肉等。狗肉火锅是很美味的,然而人们在冬至这天纷纷食用,并不完全是为饕餮美食。《本草纲目》“狗肉”条记载:狗肉安五脏,补绝伤,轻身益气,宜肾,补胃气,壮阳道,暖腰膝,益气力,补五劳七伤……狗肉不但肉嫩味香,营养丰富,而且产热量大,增温御寒能力较强。

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,觉得味道特别鲜美,赞不绝口。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。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、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,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。

5、冬至吃鱼生

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记载:“谚云:冬至鱼生,夏至狗肉。”清末《时事画报》载“粤讴”说:“大餐只有两趟,冬至食过鱼生,又到夏至,正有狗肉香。狗肉纵唔得食,捞啖汁亦心头爽。”

书有记载:“粤人多有鱼生之会。取鱼之初出水者,去其皮鬣,洗其血腥,细刽为片。红肌白理,轻如蝉翼,两两相比。沃以热酒,和以椒盐。入口冰融,号为甘旨。”可见鱼生是如此形美味甘,可口诱人。

由于现在环境污染情况加剧,食用生鱼片要注意感染寄生虫的风险,还有厨师操作过程不卫生的隐患,所以食客一定要去有资质的大型酒家食用鱼生,食用的同时最好配以白酒或者芥辣,有杀菌助消化等作用。

广州冬至的习俗

旧时,广州人过冬至,有自己的一套。敬神明、拜祖先、饲耗、食汤圆、做腊味糯米饭、劏鸡杀鸭炖八珍。冬至所食汤圆要是咸的,叫“咸汤圆”,以沙葛、猪肉、虾米做馅,配鸡汤,味道“有得弹”。在乡下,还要给耕牛吃一顿糯米糕,以及米汁、酒糟、萝卜、菜水等,以感谢耕牛一年的辛劳与贡献。

广州冬至吃吃汤圆。冬至吃汤圆,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在广东尤为盛行。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。广州冬至吃汤圆也称汤团,冬至吃汤团又叫“冬至团”。清朝记载,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,里面包上精、肉、苹果、豆沙、萝卜丝等。

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。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。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、花糕和糯米粉圆号,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。一古人有诗云: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”

想起广州冬至吃什么,联想到汤圆也是我国传统的美味食品。南北各地还有不少汤圆的名品,如宁波汤圆馅多皮薄,糯而不粘;长沙姐妹汤圆洁白晶莹,香甜可口;温州县前汤圆用料考究,甜美味香,都是驰名的美味食品。如今在广东不仅冬至吃,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圆。

广州人开化,也传统,言语到习俗,古风尚存。在冬至,人们为何粘糯米丸喂老鼠(饲耗)呢?相传,最初的谷种,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送来的,因此,人们约定每年镰禾时,要留下一些稻谷给老鼠食。但在神话中,耗是虚耗。

古籍记载的虚耗,是恶鬼。其“所至之处,令人损失财物,库藏空竭”。所以,随着钟馗的故事在唐代传播,民间就有了驱除虚耗的照虚耗(用灯照)、打耗(击鼓吓)、饲耗(给食物)的习俗。

“冬大过年”、“肥冬瘦年”,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。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,阵仗比春节还要大。现在广州人过冬至,许多家庭还做汤圆、劏鸡杀鸭,家人围坐,吃顿丰盛大餐;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,举家团聚,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“墟撼”。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,“饲耗”也极为少见。

广州也有许多与冬至有关的民谚,“冬节夜最长,难得到天光”;“冬至萝卜夏至姜,适时进食无病痛”;“冬至出日头,过年冻死牛”;“冬在头,卖被去买牛,冬在尾,卖牛去买被”……

全国各地冬至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

★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传统的风俗习惯是什么

★ 冬至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

★ 冬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

★ 冬至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

★冬至节气传统习俗介绍

★ 冬至五大传统习俗及由来一览

★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

★ 冬至是传统节日吗

★ 冬至南北方习俗有哪些

★ 冬至有什么风俗

x